2020
08/19
10:47
榆木川是亞洲少有的天然榆樹林,沿河岸呈狹長林帶,又稱萬畝榆木川。在樹木稀少的錫林郭勒大草原上,多倫充沛的水源滋養(yǎng)了茂密的森林,林中地勢較為平坦,清幽、秀美的榆樹默默矗立在其中。由于樹木密集,水源充蘊,再加上海拔高度在1400米以上,榆木川景區(qū)內(nèi)形成獨有的小氣候。夏季,即使天氣再熱,天然榆樹樹冠相連蔽日,陽光透過層層遮掩的樹冠只能斑斑斕斕的射進來,使得林中氣候涼爽宜人,在背蔭溝泊中,有常年不化的寒冰。
史書記載,明成祖朱棣在永樂二十二年七月(1424年)征伐北元阿魯臺布(元朝滅亡之后,蒙古人退守至長城以北建立政權(quán),歷史上稱為北元),得勝回朝途中生病。為找一處景色優(yōu)美,氣候涼爽的地方養(yǎng)病,選中了現(xiàn)今三道溝林場的榆木川,因疾病難醫(yī)(據(jù)說是被傳染了痢疾)最終病死在榆木川。在盛夏七月之季,朱棣的尸體卻完好的保存運到了京城,原因就是保存明成祖的尸體就是取榆木川背蔭溝泊中的冰塊冷卻,靈柩在前面前行,后面緊隨著運輸寒冰的快馬隊,源源不斷的冰塊就這樣運送過來,才確保朱棣尸骨不腐運到京城。
榆木川最多的就是榆樹,滿樹的榆錢兒,中國認為榆樹是很吉祥的樹種,榆樹上結(jié)的果實榆錢兒寓意有余錢,財多當然是大家都盼望的,華北農(nóng)家都愿意栽種榆樹,寓意不好的桑樹和柳樹則一般不會種在院子里,北方人有句老話叫“前不栽桑,后不栽柳”,不愿意出門碰晦氣,院后不種柳就怕財氣好運從后面溜走,農(nóng)家除了喜植榆樹,也愛種棗樹、石榴、柿子、杏樹等種類,要么結(jié)果可食,要么寓意吉祥。榆木也是中國人非常喜愛的制作家具的材料,但限于老榆木,并且有榆木疙瘩的更顯滄桑,更值得收藏和品鑒。
榆木川中的榆樹樹齡大部分都在百年以上,由于天然形成,樹木的形態(tài)也是各具特點,有擰在一起的“情侶樹”,有偎依在大樹身旁的“母子樹”,也有榆錢落地剛生長未久的小榆樹,或者叫樹苗,形態(tài)各異、多種多樣。天然的榆樹林與灤河岸邊的草甸、沙地、灤河水、造型古樸的吊橋相映,野趣盎然。在夏季是休閑避暑的絕佳景地。晚秋時節(jié),金黃色的樹葉懸掛在枝頭,搖搖欲墜,別具一番景色。冬季,這里銀裝素裹,分外妖嬈。
河岸邊一小部分枯樹也算得別致的景觀了,有野鳥在枝間鳴唱,與對岸的鳥一對一的叫著,不知是否在對話抒情。
站在對面喇嘛溝山坡的中間段,正好可以展眼灤河彎彎曲曲的風光,這一段叫太極灣,有點陰陽魚的味道。
看,呈現(xiàn)在我們面前的是鐵索橋,鐵索橋給人的感覺是晃晃悠悠的~還是斜了吧唧的~~歪歪扭扭,可能是年代久遠的緣故了吧,不過還是別有一番滋味呢~
在城市的繁華之余,這里,讓您走進大自然,領(lǐng)略它的獨特風采,享受人生的精彩瞬間!